低碳經濟是世界的新規則
來源:
|
作者:chemical-101
|
發布時間: 2016-03-04
|
1610 次瀏覽
|
分享到:
低碳經濟是當今世界熱炒的話題。它似乎是一個技術問題,或者經濟發展模式問題,但低碳經濟的背景和意義遠不僅僅如此。
低碳經濟是當今世界熱炒的話題。它似乎是一個技術問題,或者經濟發展模式問題,但低碳經濟的背景和意義遠不僅僅如此。也許它的背后是和聯合國憲章、關貿總協定一樣,是規制世界發展新格局的又一個新規則。
這個規則比**和**個規則更復雜,談判的過程可能更艱巨。**個規則,國際社會經過人類5000多年的相互殘殺,特別是**和**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達成了共識,雖然只是3個大國,即前蘇聯、美國和英國主宰了世界;**個規則是在200多年工業文明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,是市場經濟發達國家主導的,現在還在完善之中。
歷史證明,任何一種全球發展規則的確立,背后都是各個國家經濟利益的角力與平衡。對于低碳經濟這樣每個國家都想抓住的機遇,它的開幕注定是一場更為驚心動魄的、國家和地區等各經濟體之間智慧的較量。力推低碳經濟的國家、國家集團已經有所準備,例如美國、歐盟、日本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打造低碳經濟的技術基礎,提高能源效率,發展可再生能源。特別是歐盟各國,自1980年以來,在基本上沒有增加化石燃料的前提下,實現了經濟的持續發展。例如丹麥,自1974年開始率先實施開發和節約并重的能源方針,大力開發北海石油和天然氣資源,積極開發本土的風能和生物質能,大力提倡節能和提高能源效率。到2005年,在30多年的時間里,以能源消耗零增長,保證了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。按可比價格計算的GDP增長了3倍多,1990年和2005年相比,GDP增長了75%,而能源消費增長幾乎為零。
我們在過去的發展中,失去了參與制定聯合國憲章、關貿總協定這樣一些關系國家根本利益的國際大法的歷史機遇,以至于在以后的許多情況下,出現了我們不喜歡它,但又不得不接受它的窘境。幸好我們參與了第三次有關世界新格局的規則制定,并且是重要的一方。應該重視這一歷史機遇,本著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,積極參與這一新世界規則的制定。
中國過去的高能耗、高污染、高投資的發展方式是難以為繼的,是不可持續的。低碳經濟對我國比對國際更重要。發達國家在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中排放增長不大,而我國從1980年到2009年,排放從6億噸標準煤增加到了30億噸標準煤。如果不加以約束,2020年或者30年后,排放總量再增加幾倍是不行的,所以必須走低碳之路。這是我們自主選擇的道路,除了這條路外,無路可走。
我國從2003年到2008年能源增長非???,但是煤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基本沒有改變,清潔能源只占7%~8%。目前日本的清潔能源比例是20%,歐洲是20%,美國30%,巴西在50%以上。我們低碳經濟的競爭力很低。這種情況不改變不行。必須改變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,不能還在國內資源上做文章。國務院提出要把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納入“十二五”規劃中,作為約束性指標。但更重要的是,要采用經濟手段。低碳經濟首先是一種經濟,也就是說要用市場化手段,要制定更有利于推廣的政策。地方政府要下決心,高碳產業像鋼鐵、水泥這些行業已經過剩了就不要快速發展了。必須要做好規劃,要創造出好的發展思路。WTO之后,市場經濟是**合法的體制,低碳經濟也必須走市場化道路,必須服從市場規律。歐洲能在低碳經濟上走這么遠,是他們采取了碳交易制度,EUETS(歐盟排放貿易體系)制度,推動了低碳經濟的發展。德國、丹麥等采取了新能源政策,造就了新能源產業。還應該注意的是,低碳經濟不能找捷徑,這是沒有捷徑的,要形成至少需要20年、30年的時間。歐洲都是花了30多年的努力才達到今天的程度。